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举办两场“百川讲坛”系列讲座

发布者:徐君岭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0


728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承办的两场百川讲坛在西海岸校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A419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及暨南大学的知名通信领域专家担任主讲,学部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吕婷婷主持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

本次报告中,T.Aaron Gulliver教授分享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物理层认证方法并给出在分布式物联网以及低轨卫星通信中的详细应用方案,展示出机器学习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该方法在实际物联网系统以及卫星系统中的工程应用、不同用户间资源分配等问题,与Gulliver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该领域的理解。

陈颖玚副教授针对自动驾驶场景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要求,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通信框架,该框架结合了速率分割多址接入和有限块长度设计,通过开发闭式解,联合优化了功率分配和速率分割,显著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公平性和鲁棒性,有效支持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通信需求。提问环节中,陈颖与在座同学讨论了方案中具体的参数调整以及该方案与其他网络模型之间的区别,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讲座不仅展现了两位专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沿研究成果,更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启迪与思维碰撞。通过交流,与会师生进一步理解了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并对自身科研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附:

T. Aaron Gulliver教授简介

T. Aaron Gulliver教授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于1999年加入维多利亚大学,担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以及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发表论文1000多篇,指导研究生150多名。研究兴趣包括信息论、代数编码理论、机器学习、智能电网、智能网络、密码学和安全。


陈颖玚副教授简介

陈颖玚,暨南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后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曾赴南安普顿大学访学。其研究方向涵盖新一代多址接入、跨层资源分配及空中智能网络等领域。陈博士曾获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现任《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编委,并当选IEEE高级会员。


通讯员:张笑青  吕婷婷

初审:徐君岭

终审: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