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

发布者:魏正兴发布时间:2014-12-06浏览次数:148

2014年12月5日晚19:00,信息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党支部在校党员在北楼A202围绕“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

      首先,由支部委员薛博洋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和提出过程: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不良之风,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存在令人担忧的乱象,如拜金主义风气、奢靡享乐主义盛行,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社会浮躁,个人理性不足。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联系;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八大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与会党员共同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之魂,有助于凝魂聚气、凝聚共识促改革,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了青年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指出了青年时期在一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支部各党员同志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要求展开了讨论。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带头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美德。支部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廖毅鹏同志认为研究生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学习,“敬业”方面还应该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培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时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李腾跃同志谈到现在的社会上的急功近利之风,无论是科研还是工作中,大家更注重结果和效率,而忽视了工作的出发点和意义,如果我们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考虑事情的价值,把对国家利益放在核心地位,而不急于求成,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这样才能达到双赢;而对于诚信和友善,这是我们应该在日常点滴中时刻注意的,诚信待人,与人为善,要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再谈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