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精选课程
学院现已开设20门课程,包括4门基础课(其中数学类课程2门),4门核心专业课,5门专业课、5门跨专业课程,以及2门补修课程。核心课程中有5门课程采用英文上课。主讲教师获得博士学历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多年的教学或科研经验。其中“现代信号处理”、“现代数字通信”、“无人系统原理与设计”、“声呐信号处理”等多门课程突出学科本源、海洋特色显著,实现了“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促进从事电子工程与海洋工程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n就业情况
2022年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其中4人升学深造,其余均签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就业单位主要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为主。签约单位中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占29%和32%,其他分布在如三资企业、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等类型单位中。地区上来说,山东省内就业占55%左右,东部地区占32%左右,中西部地区23%左右。
单位类别 | 年度 | 党政机 关 | 高等教育单位 | 中初等教育单 位 | 科研设计单位 | 医疗卫生单位 | 其他事业单位 | 国有企 业 | 民营企 业 | 三资企 业 | 部队 | 自主创 业 | 升学 | 其他 |
全日制 硕士 | 2021 | 0 | 1 | 0 | 1 | 0 | 2 | 13 | 7 | 1 | 0 | 0 | 1 | 1 |
2022 | 0 | 3 | 0 | 1 | 0 | 1 | 9 | 10 | 2 | 0 | 0 | 4 | 1 |
n质量提升
就业培训:
学院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深圳市澜垣半导体有限公司、海尔衣联网、海信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要平台如下:
平台名称 | 平台级别 | 批准部门 | 批准 年度 | |
1 | 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部级 | 教育部 | 2009 |
2 | 中国海洋大学—海信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18 |
3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通信研究所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6 |
4 | 卫星海洋应用技术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7 |
5 |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1 |
6 |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2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1 |
7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1 |
8 | 海大-可孚智能研究院联合创新实践中心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1 |
9 | 海大-海尔衣联网联合创新实践中心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1 |
10 |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校级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2 |
科研训练: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我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具体包括:
(1)定期举办学术讨论班,通过课程学习、论文阅读、讨论班,对研究生实施过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研训练。
(2)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在奖助体系中予以突出。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跟科研方向相关的比赛和活动,并在奖助体系中予以体现。
(4)选派优秀硕博生赴国外知名大学合作研究,提高其科研水平。
(5)学院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各种岗位,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学术交流:学院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传统和氛围,每年为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邀请十余场场学术报告。
注重国际交流,与多所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学术交流关系,比如美国伍兹霍尔和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英国阿伯丁大学等。2022年度有1名教师公派出国。
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要求每位博士生每年参加一次,每位硕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导师对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予以经费支持,同时,支持学生申请学校对于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