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始建于1930年。现有物理学、光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350人,硕士研究生70人。现有教师48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导师5名。构成部门有: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理论物理教研室、声学教研室、光学教研室及光学光电子省重点实验室。在海洋声学、光学工程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相关人员是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议组委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近年来,在《Physics Review B》、《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Science in China A 》、《Chinese Physics》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国内外知名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863”计划、973预研、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本科教育


1.物理学


本专业以凝聚态物理、光学光电子理论与应用、光电功能材料开发为主要方向,注重理工结合,着重培养数学基础坚实、科学素质良好,能系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光电技术,能够在物理学尤其是在材料物理学、光学光电子学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薄膜材料、光电技术、近代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传感器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环保部门以及与现代科技、光学工程、电子信息有关的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依托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光学光电子实验室,培养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胜任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应用光学、光纤通信实验、激光实验、光信息处理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到通信、广电、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其他专业的相应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研究生教育


1.声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声学、海洋环境声学检测技术、超声学、振动与噪声控制。主要从事水声传播理论、水声学的逆问题研究、水声信号处理、水声目标特性研究及噪声控制理论与应用等。


主要课程设置:理论声学、现代信号处理、随机过程、水声传播原理、计算水声学、环境声学、水下噪声学、水声信号处理等。


2.光学工程


本学科以现代光学、光生物学、非线性光学、光电转换、仪器智能化和光度学与色度学为基础,主要从事发光材料、光生物技术、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激光全息技术、颜色光学和电光源等方面的研究。重点致力于激光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光生态、基于激光消融的原子、分子光谱学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大面积全息图象显示及数字全息技术、光电技术的应用、新型光源研制的研究。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物理光学、现代光学试验、光谱学、数字图像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学信息处理、非线性光学、光度学与色度学、薄膜光学、检测和传感技术、激光全息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原理、激光光谱学等。


3.凝聚态物理


本学科以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表面物理、材料发光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现代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等为基础,主要采用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科研方法,从事固体和薄膜材料物理特性、发光特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晶体材料动力学特性的计算机模拟、相变过程的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固体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其应用。


主要课程设置:固体理论、计算物理、近代物理进展、高等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固体材料的发光物理、非线性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