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虎辞旧岁,卯兔迎春来。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年我们矢志创新,用科技创造辉煌成就,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搬迁计划,顺利入驻西海岸。新春将至,让我们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再续新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部党委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纳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计划,制订方案,组织学部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部党委理论中心组、各师生党支部、团支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以上率下、覆盖全员。同时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进行研讨,形成今后一段时期内学部着力推动的工作和亟需突破的瓶颈清单,进一步推动学部事业高质量发展。
圆满完成西海岸搬迁和建设工作
学部针对两校区办学实际,不断理顺和完善管理体系和机制,确保运行工作步入正轨。学部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完成整体搬迁及空间分配。2800余名学生入驻西海岸校区开启学习新篇章。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完成建设。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总使用面积721平方米,包含大学物理实验2实验室(6间)、演示物理实验室及创新实验室,实验项目更新效果显著,为搬迁西海岸的5个学院公共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实验空间,成为学校建设的样板实验室。
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成为学校第11个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学科。积极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锚定海洋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设立海洋智能感知技术、海洋智能装备技术、海洋数字孪生技术、海洋交叉应用技术等方向,推动学科交叉,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教学科研高地。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物理学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部现有符合申报条件的所有专业均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位点建设不断完善。完成了“软件工程”学术博士点自主调整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点的申请工作,新申请设立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积极推进“五八实验班”和“五八创新创业工坊”建设。与“五八”等互联网领军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产教融合、本硕贯通的特色培养模式,培养软件工程产业领军人才。
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做好省部级平台申报建设工作。新增海洋物理高端仪器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校友企业,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与歌尔、鼎信、中孚信息联合申报教育部供需对接、产教协同等育人项目3项,切实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结合信息学部和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各自的优势,共同建设山东省重点布局的智能芯片与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持续施行“海川人才计划”、“柔性引进人才办法”和“急需专业优秀青年教师管理办法”,本年度各学科引进专任教师20人,其中海川二3人,海川三1人,英才二2人,英才三4人,青年教师10人。多个团队和教师斩获各类荣誉。学部智能海洋大数据研发团队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工智能创新团队荣获“青岛青年先锋团队”称号,1名教师入围计算机科学高被引学者榜单,1名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支持,实现了学部青年人才项目突破。
科研创新取得系列新进展
科研项目连年攀升。本年度共获批项目73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项,其他纵向课题 23 项,横向课题 32 项。科技创新持续引领。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300篇,其中顶尖期刊论文117篇,申请发明专利68项,本年度授权发明专利121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智能信息感知与处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陆续被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IJCV)和顶级会议CVPR、ICCV、ECCV、ACM MM等录用发表,标志着学校在信息学科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李光亮课题组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论文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录用发表。
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服务社会
学部主动参与、积极推动“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GJ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学校深耕国家安全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奠定了关键管理体系与资质基础。依托学部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及科技应用服务,全年为地方企业提供相关科技服务数十项,在关键技术攻关、重要设备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部教工创办的科技公司当中,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入围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青岛市雏鹰企业。
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教材建设迈出显著步伐。学部围绕教材建设主动布局,《保密技术检查教程》获学校第十四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开发》获得出版;《卫星海洋学》获校2022年度教材建设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大学物理系列教材”(6部)、海洋技术系列教材—《水声物理与环境感知信号处理》和《海洋光学》完成初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绩。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荣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2项教学成果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8人次在学校各类教学比赛和教学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定期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结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完成第一届课程思政项目结题评审,评选出第二届课程思政立项项目7项。实施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项目建设计划,稳步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根据《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易来智能优秀教师奖评选办法》,表彰获得首届“易来智能优秀教师奖”的6名优秀教师和团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信息学子在科技创新方面再获佳绩
学生科技竞赛成果显著。组织学部130支团队参加校“互联网+”大赛,820余人参与各类科技竞赛260余项,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获最高奖16项,次高奖33项。赛事承办再上新高。承办山东省物理学术竞赛,获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个人奖2项。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共吸引459支参赛团队,1500余人参加,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其中两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共青团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学部团委连续第四年获评校“红旗团委”,连续两年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班团支部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高校“活力团支部”,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团队获评校2021-2022 学年“优秀研究生群体”;成立“信息之光”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疫情防控服务队,3000余人次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工作,1人获评校“杰出青年志愿者”,2人入选研究生支教团;荣获学校第75届运动会本科生男子组、女子组冠军,实现17连冠。109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1名学生获评“优秀学生标兵”并获得文苑奖学金,1名学生获得“杰出学生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