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7日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研究生交流专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在信息学院北楼A404举行。活动的嘉宾分别是签约了海信集团的李腾跃、考取外交部的张国朋、本院读博深造的迟浩坤。
首先进行经验分享的是2013级光学工程的李腾跃,他签约了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有限公司,从事Datacom数据通信硬件研发工作。他谈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找工作的准备方面和过程中至少应该在宏观上把握以下三个要点。首先明确自己想要找工作的方向,是准备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还是转行做其他方向的工作。在定位好自己的工作大方向之后,接下来对于自己的目标单位一定要有数,也就是瞄准 “猎物”。他认为其实找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信息战”,自己要时刻留意最新发布的信息同时对于自己的目标单位最好有熟悉的人能够咨询一下以往的招聘信息,发动自己大学期间积攒的人脉资源。
“在毕业的季节总是离不开工作的话题,能够进入外交部工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梦想总归是梦想,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但正是这种美好,正是这种难以企及,让我充满力量和决心。” 2012级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张国朋说道。Plan B的习惯让他有意识的在准备国考的同时,挤出时间准备着其他工作的面试。结果好于他的计划,先后收到了万华、中兴通讯等公司的offer。有了这个后盾让他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更义无反顾,最终以初试总分145分顺利进入复试。北京的十天复试犹如炼狱一般,六轮笔试面试不断敲击着心理底线。所幸,他走到了最后,圆了一直以来的梦想。他非常喜欢一句话:功不十倍,不足以裹志。他希望学弟学妹们永远相信明天,永远不要让梦想成为一种压力。
最后出场的是2013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迟浩坤,他已经考取了本院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在考博的这个方向上,他提供了以下建议。首先每年每个老师的博士名额都很有限,因此必须要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最好在研究生期间研究的东西或者感兴趣的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能有所契合。其次就是要认真准备初试和复试。最后他谈了对读博这件事的一些个人看法,如在做这个决定前,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是否真的喜欢做研究、自己的年龄、家里人的意见、经济条件等等。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2016届的毕业研究生们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学习平台,也给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就业和求学的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