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党委、团委主办,信息学院学生会承办的辩论赛,历经一个月的激烈竞争,于11月6日晚6点30分在四区4203迎来了最终的巅峰之战。
辩手在发言中
信息学院团委书记赵凤娇老师、信息学院2011级优秀辩手翁洋、2011级优秀辩手李雪晨、信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李登轲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海技一班队赢得比赛。
正方:海技一班队;
正方观点:信息传播发展会打击本土文化;
反方:通信工程队;
反方观点: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
在正式比赛开始前,由本次辩论赛第三名保密管理队的八位同学作为正反方带来了一场表演赛。内容风趣幽默,现场掌声笑声连连。为全场营造了轻松的氛围。
随着正式比赛的开始,正方一辩开篇立论阐述了文化打击的定义,举例信息的广泛传播使人产生从众心理等原因,并重点论述了当代信息对不同文化的青少年的长期影响。坚决认为当 代信息传播对本土的打击客观存在。反方四辩则以古代文化的传播交流促进本土文化发展为例,说明信息传播发展对本土文化不是打击而是促进,同时盘问对方对于本土文化的核心定义,对方也一一作出了解释。
反方一辩认为信息传播文化的方式与时俱进,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的创造提供资源,改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以佛教,马克思主义等为例,强调文化的共性是人性,而文化的冲击并不是文化的打击,阐明了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正方四辩则质问对方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本土文化的延续是如何办到的。
接下来双方均有针对性的对对方进行了驳论和对辩。正方二辩认为现代信息传播与古代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两者比较毫无意义。反方二辩则阐述了本土文化的概念,指出本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没有一个文化是一成不变的,改变是发展的必然过程。双方应答快速激烈,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硝烟四起。
第三环节是双方三辩进行盘问并做出小结,正方辩手小结道:强势文化的信息会接入弱势文化的信息,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下使人做出背离自身文化的判断。反方三辩小结道:本土文化需要外来文化的促进使得其自身发展。双方三辩在环节中针锋相对,均显示出了自身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在最精彩的自由辩论中,双方剑拔弩张,根据本方所持观点慷慨陈词,针对对方暴露出来的种种漏洞进行一一反驳。正方从一些文字,语言的消亡,当今文化认同感的改变等等角度说明了信息传播发展对本土文化存在打击。而反方则从思想的交流和制度的更替证明信息文化传播发展对本土文化起到的是推动作用,而不是打击。
获胜队伍
最后双方四辩根据本方论题再次做了总结。辩论结束后,点评嘉宾们指出了双方的优势,对不足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主席宣布最佳辩手为反方二辩。本次辩论赛获胜方为正方海技一班队。王珈琦老师给最佳辩手颁奖,赵凤娇老师给海技一班颁奖。
记者:刘强 摄影:李丞希
信息学院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