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我们来到了调研的第一站——颇具盛名的(安顺学院)贵州省屯堡研究中心,拜访这里的老师与同学,开始我们对安顺屯堡地戏的调研。从他们口中,我们才知道地戏原来这么有趣!研究中心的吕燕平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在这次调研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鼓励。该文化研究中心的一名大三学生曾祥耀带领我们参观了有关屯堡地戏的展馆,介绍了地戏的表演特色,如地戏展演、道具使用、服装搭配、唱腔唱调等,以及地戏主体内容,均为精忠报国、将士镇守的一些故事(武戏),没有文戏和爱情戏。
(地戏研究中心吕燕平老师为我们讲解地戏知识)
结束了上午的行程,团队成员于13日下午来到安顺市金马新村地戏博物馆。接待团队成员的是该博物馆的馆长——王明元老先生。老先生介绍说,这个博物馆是他自己出资建立的。文革时期地戏的表演受到控制,地戏文化在传承上也出现了断片。后来老先生自发组织村里的人,收集地戏的唱本以及地戏文化的文献资料,加上丰富的地戏表演的道具,成立了这一个地戏博物馆。馆中保存有许多地戏队获得的荣誉锦旗,彰显着安顺生生不息的地戏文化。
(博物馆馆主王明元老先生介绍地戏历史发展)
14日,团队成员继续对屯堡地戏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虽然经过前一天超过十小时的奔波忙碌,大家略显疲惫,但这也阻挡不了我们想要继续深入了解地戏的步伐。早上,我们去到了本次调研的第三站——詹官屯,并且顺利拜访到詹学院老人。詹学院老人从事地戏表演多年,是地戏文化的传承人之一,对地戏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交流中,老人将地戏的演进历史和发展现状等娓娓道来,并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我们对地戏尚存的困惑。老人还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地戏面具以及多次演出的合影。他带领的地戏队还曾出国演出,把地戏文化远播海外,这一点令我们很是敬佩。
(詹学院老人到海外参加地戏演出)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地戏文化协会,向这里的邓艳华老师和曹松会长了解了一些有关地戏文化发展规划的问题。安顺地戏爱好者组成的地戏文化协会,以地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总体目标,计划在五年内对安顺区域内的屯堡地戏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对原有濒临解散的地戏队进行扶持,对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屯堡地戏进行挖掘和保护。
(团队成员与地戏协会会长曹松和工作人员合影)
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去了下一个地点——周官屯,找到了这里一位专业的地戏面具制作师周明。周明从事面具雕刻已经二十余年,还培养了三位徒弟。我们就雕刻面具的具体流程向周老师请教,他特意拿来一个面具为我们生动讲解,也告诉了我们上色的内涵与讲究,其中的确是大有学问,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他也到出了极为担心的一个问题:雕刻手艺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失传。周老师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浮躁,不能够完全静下心来学习雕刻。若长期无人问津,那么这项艺术可能真的有消失的风险。
(地戏面具制作人周明老师向我们讲述并展示面具成品)
通过这次三下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到屯堡地戏的发展现状和当地的未来规划。
安顺地戏现存200多台,一般演的都是历史英雄人物或著名正义战争。他们把面具都戴在额头上,因为他们信奉“头上三尺有神明”,这是对神明的一种尊敬。近年来,政府对地戏表演队的扶持力度仍有欠缺,只有部分地戏团队得到政府津贴补助,使得其余地戏团队难以燃起表演热情,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地戏可能会面临失传。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地戏表演者绝大部分年龄集中在60-70岁,青年一代基本都外出挣钱,所以很多村子的地戏表演队没有人员储备和经济支撑,完全“跳”不起来。
当然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意识到这一点,召集了许多年轻人来学习地戏,包括十几岁的小孩,以保证地戏不会无人问津、无人传承。安顺市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有关地戏的未来规划,他们打算利用贵州如火如荼的大数据产业,融合进安顺地戏的发展;也正着手建立一个网站,把有关地戏文化和地戏表演队的信息放上去,供广大网民浏览,来协助地戏突破安顺或者贵州地区的地域限制,为更多人所知。一些民间组织也每年都会举办地戏比赛,把地戏文化带出村寨、带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和市民了解地戏、学习地戏、进而喜欢地戏。
只有有人关注,它才会长期存在,进而才有可能继续发展。短短的调研时间里,我们了解到,许多人都在为地戏的传承默默坚守、不断奉献,也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努力唤起更多人保护地戏的意识,共同推动地戏的长远发展。
通讯员:弋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