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评论文章,对10月25日-26日中国海洋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由学校发起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Global Ocean Summit)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章指出,海洋观测在认知、监测及检测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全球61所高校及涉海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及科学家代表参会。会议不仅展示了当前海洋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海洋观测新技术的新发展,更引导全球的海洋学者就如何在科学研究及保障等各个层面加强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热烈的探讨和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科研投入,带来更多成果产出,也将为观测深远海及未知海洋领域的新技术和能力的产生提供便利。
文章提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需要及时有效地将海洋观测发展的构想付诸实施,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合作。然而目前,这样的国际合作非常少,学界亟需一个可成惯例的全球海洋峰会来实现这种合作。此次海洋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评论文章从四个层面对会议的召开及其带来的效应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指出,此次会议以论坛的形式推动了当前已有的海洋观测框架(于2009年全球海洋观测大会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和协同发展,为当前海洋观测体系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及实施过程中的机制创新提供了支持;同时,会议展示了诸多当前海洋科学发展中对服务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的新的研究领域,将这些新的观测与研究纳入已有的观测体系,不仅能获取更多的数据,加强海洋与气候响应模式的发展,还将增加对已有观测系统的支撑与投入;第三,作为响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获取政策信息并传递数据信息及成果的主要驱动力,众多海洋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的举办为这些新兴经济体海洋科学实力的长期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台阶;第四,会议号召全球的科研力量就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探索和协作,通过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综合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对全球海洋的长期未来发展给予诊断,预测及应对,维护地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多次强调,本次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起增进了世界范围内涉海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会上,由中国海洋大学起草的“未来海洋青岛共识”适时发布,共识倡导推动全球海洋科学、观测技术的加速发展,海洋信息、科学知识的快速、广泛传播以及加强海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响应与认同。
文章评论称,会议的召开突显了当前全球海科研机构渴望凝聚力量,共同维系、发展综合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迫切心愿,强烈呼吁这一类会议应持续、定期举办下去,这将为全球涉海机构在海洋科学的各个领域开展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同时,全球海洋机构交融互通,协同发展,也终将实现会议所提出的人类海洋科学发展的长远愿景:共同建设“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谐之海”,以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并造福于人类的子孙后代。
据悉,第二届海洋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暂定于2016年再次在青岛召开,这也凸显了青岛在全球海洋科技发展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教授所指出的,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海洋科技城,不仅要在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领军作用,同时要逐渐在全球海洋科技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洋科技发展合作与交流基地。
(转自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