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以物理学为基础、以海洋技术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工程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形成了理工兼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具有海洋探测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两大学科优势。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和海洋技术、人工智能、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三个交叉学科博士点。有物理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理学和软件工程六个一级学科和海洋技术一个交叉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信息工程管理方向)等类别(领域)专业学位。在卫星遥感、海洋探测、水下机器人及其导航定位等研究领域跻身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近年来,学院在海洋物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与机器人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与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50余项,获国内外发明专利5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每年在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篇以上且被100余种国际知名刊物广泛引用,获国内外发明专利40余项。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欧空局等10余个国家及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多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赴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为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搭建了平台。
二、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0532-66781262联系人:马老师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 指导 教师 | 全日制 拟招生人数 | 专业基础知识笔试科目 | |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01 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 郭忠文 夏辉 | 2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01 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 | 魏志强 | 2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2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技术 | 徐建良 |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01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 | 董军宇 | 3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2虚拟现实与大数据技术 | 陈戈 | |||
03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 钱沄涛※ 张恒贵※ | |||
0812Z1 保密科学与技术 | ||||
01 保密科学 | 郑建华※ 魏志强 夏辉 | 1 | 2259网络空间安全与保密技术 | |
02 保密技术 | ||||
03 保密管理 | ||||
0812Z2 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 | ||||
01 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 | 何波 郑冰 仲国强 郑海永 王国宇 | 7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2 海洋通信系统与芯片设计 | 张浩 顾永建 王兆明 杨华 | |||
03 水下传感器与机器人技术 | 何波 郑冰 郑荣儿 | |||
083500 软件工程 | ||||
01 智能软件与智能信息系统 | 魏志强 | 2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3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 郭忠文 | |||
04 软件服务工程与技术 | 丁香乾 | |||
0812J1海洋技术 | ||||
01 海洋探测技术 |
赵朝方 管磊 张亭禄 吴东 吴松华 王运华 彭临慧 高伟 唐军武※ 殷晓斌※ 郑荣儿 王晶 郭金家 薛庆生 孙秀军
| 17 | 2260海洋技术 | |
02 海洋信息技术 | 陈戈 李洪平 薛庆生 | |||
03 海洋装备技术 | 吴松华 孙秀军 | |||
0812J2 人工智能 | ||||
01计算智能及应用 | 董军宇 徐建良 魏志强 郭忠文 唐瑞春 仲国强 | 5 | 2011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
02数据智能及应用 | ||||
03软件智能及应用 | ||||
04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 ||||
0812J3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 ||||
01 光物理与光电信息 | 薛庆生 郑荣儿 郭金家 马君 | 5 | 2284物理与光电综合 | |
02 多物理场耦合及应用 | 王晶 元光 张君诚 | |||
03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 顾永建 王兆明 | |||
注:加※者为校外博导。各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人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未达到 “申请-考核”制外国语条件的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国语(1001英语)考试且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 ||||
三、综合考核方式与内容
(一)专业基础知识笔试
考试时长180分钟,满分值100分,外国语水平达到“申请-考核”制外语水平要求的,可不参加1001英语考试。
(二)面试
包括业务考核、外国语考核等内容。
1.业务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每位考生需准备10分钟左右的PPT汇报(包括个人学习与工作经历介绍、公开发表的文章与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所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以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等)。2.外国语考核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达到本专业的外语要求,包括听力和口语测试。
四、综合考核总成绩
综合考核总成绩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得出,总成绩及任一项成绩出现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面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80%+外国语考核成绩×20%(面试成绩、业务考核成绩和外国语考核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综合考核总成绩=专业基础知识笔试成绩×20%+面试成绩×80%。
各专业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五、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2011 |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2259 | 网络空间安全与保密技术 | 《计算机安全:原理与实践(第4版)》,William Stallings等著,贾春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保密管理概论》,封化民主编,金城出版社 |
2260 | 海洋技术 | 海洋探测技术方向、海洋装备技术方向(三门任选一门): 1)《海洋遥感导论》,(美)Seelye Martin著,蒋兴伟等译,海洋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激光原理》,周炳琨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七版, 3)《理论声学》,P. M. Morse,科学出版社,1986 海洋信息技术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8 |
2284 | 物理与光电综合 | 《激光原理》周炳琨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七版 选考书目(以下三选一): 《Modern Quantum Physics》J.J.Sakurai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光电技术》江文杰等,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饶克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
六、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简介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海洋技术
研究方向:卫星海洋遥感、大数据海洋学、GIS与虚拟现实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20篇。2008年以来,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在研项目与经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涡旋的非对称性、各向异性与波流二象性遥感研究”;(2) 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课题“基于新型微波遥感多源协同观测的海洋信息集成与应用示范”;(3)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新一代海洋科学卫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在研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
2. 赵朝方联系方式:zhaocf@ouc.edu.cn; 0532-66782949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卫星海洋遥感。主要从事卫星海洋遥感海面特征分析等方面应用研究,重点利用卫星合成孔径雷达资料研究海面溢油特征提取与识别、雷达海面回波模拟与海洋环境参数关系研究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近3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863、国家海洋局和中海油委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研科研经费100万元
3.郭忠文联系方式:Email:guozhw@ouc.edu.cn;0532-66781127
招生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容迟容段网络,水下声学网络及海洋信息分布式处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SCI/EI等论文130余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研发重大专项、国家973、国家863、国家908、重点基金、面上基金、国家公益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IEEE 国际标准3项,出版专著一部,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在研科研经费900余万元。
4. 郑荣儿联系方式:Email: rzheng@ouc.edu.cn, Tel: 0532-66781211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尤其是在深海探测中的应用。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研制完成的拉曼光谱仪器节点与正在建设的海底观测网接驳成功试运转;2)搭载ROV实现了LIBS和Raman深海系统的首次联合探测;3)发表SCI/EI收录文章20多篇。近三年毕业研究生9名,6人获博士学位、3人获硕士学位。指导的研究生获山东省各类奖项6人次。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热液化学场多光谱联合原位综合探测系统(2016YFC0302100),2016-2020, 立项经费1000万元;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底矿物LIBS原位分析仪(2019GHZ010),2019-2022, 立项经费300万元.
5魏志强联系方式: weizhiqiang@ouc.edu.cn
招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获第八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近年来在深海智能探测和作业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50多篇被SCI、EI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检索,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相关项目有: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人体植入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研发”(475万);国家863计划“基于声纳和水下视觉的深海复杂环境下AUV组合导航系统关键技术”(4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信任和策略的普适计算隐私保护技术研究”(30万)等多项。
6.徐建良联系方式:18605329702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算法与计算复杂性理论,本体工程与Web智能。算法与计算复杂性理论主要研究网格计算的并行分布式计算模型及其计算复杂性,为设计新型的网格计算架构提供理论基础。本体工程与Web智能主要研究语义互联网中的知识建模与知识表示,在此基础上研究智能信息检索与知识挖掘。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完成横向项目若干项,总经费50余万元。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6篇被SCI、EI和ISTP收录。
在研项目及经费:中国农科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985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系统,项目经费30余万元。
7.丁香乾联系方式:13808951765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智能、软件服务工程、数字家庭、ASP平台、制造业信息化等,在智能信息处理、有限样本智能建模、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数字家庭服务集成、大型复杂系统业务中间件、制造服务等技术方向有着深入研究。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索引18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科研经费180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项。
8. 顾永建联系方式:yjgu@ouc.edu.cn
招生专业: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智能通信与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水下激光通信与量子通信,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近三年来主持或参加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PRA、JOSA、AO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指导的博士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奖学金。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开发与协作项目,经费100多万元。
9 彭临慧联系方式:Email: penglh@ouc.edu.cn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声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来就海洋中甚低频声波传播开展研究,关于海底甚低频声波传播及机制取得一定进展;开展起伏海底声波散射研究,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在研项目及经费:目前在研项目两项,总经费110万元。
10. 元光联系方式:Email: yuanguang@ouc.edu.cn, Tel: 0532-66781205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红外光谱技术,显示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开展表面等离子体的红外吸收增强效应及其在海洋污染物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吸附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开发海洋污染的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3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近三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项目,研究经费超过60万元
11.董军宇联系方式:13708980025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水下视觉、视觉感知、机器学习及海洋大数据分析,在本领域主流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 PR, JOSA, Information Science等)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了4项授权发明专利。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在本领域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30余篇顶尖及权威期刊论文,获得了3项授权发明专利。
在研项目及经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U1706218,山东近海浮游植物及相关海洋环境要素原位观测与分析系统研究,2018.1-2021.12,273万,主持。
(2)项目编号:ZR2018ZB0852,水下机器人增强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总经费120万元,2018.07至2020.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水下光学高分辨率三维成像仪研,(41927805), 总经费723万,2020-2024,主持。
12. 管磊联系方式:0532-66781802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遥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在卫星海表温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卫星红外、微波海表温度反演、数据融合;(2)开展海表皮温现场测量研究;(3)开展了极区冰雪参数遥感与应用工作,包括极区冰雪参数的反演、冰雪反照率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等。
在研项目及经费: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在研经费约200万。
13.张浩联系方式:0532-66782926
招生专业: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跨域通信、北斗卫星系统、广域分布式MIMO系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以及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及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获得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9项。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
14. 张亭禄联系方式:zhangtl@ouc.edu.cn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辐射传输、海洋光学性质变化、水色遥感反演与应用、水色传感器的定标检验方法、水下蓝绿激光通信信道、海洋环境光学探测技术等。
主要研究成果:混浊水体大气校正及水色遥感反演方法、黄海水体光学性质的变化、多水色传感器产品的数据融合和应用及赤潮光学监测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期10余篇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Optics Express, Remote Sensing,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
在研项目及经费:(1)全球气候专项,西太******秋季航次,70万;(2)技术研发,激光通信信道研究及试验,45万;(3) 其它在研项目经费30万。
15. 王晶联系方式:Email: wjing@ouc.edu.cn, Tel: 13791805856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光纤光学与海洋遥感
近3年主要研究成果:①以我国进入了光学遥感高分时代(GF-1、GF-2 、GF-3和 GF-4)为契机,开发利用我国自主卫星光学遥感海量数据研究海洋内波。采用大数据处理的深度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分别建立内波振幅反演模型和振幅预测模型。②在实验室开展光学遥感内波反演模型的实验研究。③基于微纳光纤和高双折射光纤传感技术开展海洋基本物理参数探测,期望完成内波的光学传感测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带领团队成员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项目16项。在研经费150余万元。近五年在海洋内波与光纤传感技术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 Optics Express 、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5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成果已转化。已培养研究生 37 人,毕业博士生7名,在读博士生5名,毕业硕士生20名,在读硕士生6名。
在研项目及经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卫星组网的战略通道与战略支点环境安全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7YFC1405600,执行期限:2018.1-2020.12,总经费:2911万元,本人是课题2负责人,经费332万元。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人,“微纳特种光纤传感的高灵敏度硝酸盐浓度原位探测研究”,项目编号:ZR2017MD030,执行期限:2017.08-2020.06,项目经费:14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基于高时空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的第二模态内波探测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61871353,执行期限:2019.01-2022.12,项目经费:74.68万元。
16. 吴松华联系方式:wush@ouc.edu.cn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研究方向: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大气与海洋激光遥感观测应用。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完成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欧国际合作项目2项,波音公司等重要横向课题3项。实现了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大气三维风场和湍流探测、水汽云和气溶胶激光雷达、可变视场多波长偏振海洋激光雷达、无人机载多普勒激光雷达等。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获得PCT国际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在研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海洋光学遥感探测机理与模型研究”项目“海洋激光探测算法与系统开发”课题,364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新型海洋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剖面自动观测系统研发”项目2项课题42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激光遥感技术的海气动量通量与大气湍流特征剖面研究”,63万元;美国波音飞机风切变与尾流技术项目142万元等。
17.何波联系方式:bhe@ouc.edu.cn, 0532-66782339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持久自主性、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开展了多种海洋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包括AUV/ROV等各类自主式海洋无人系统设计、测试以及系统可靠性研究,完成了四型AUV系统并通过了海试;开展机器人持久自主性、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的研究,包括基于海洋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自主导航,路经规划、多机器人协作、数据实时分析等问题,提升机器人的持久自主能力。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其中SCI收录20余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数据驱动技术与智慧型复合材料的AUV研发”的项目首席,编号2016YFC0301400,1000万元;863主题项目“新型海洋监测探侧传感器研发”,首席科学家, 编号2014AA093400,1476万元;国家自然基金“大尺度海底环境下AUV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项目负责人,编号41176076,72万元。
18.郑冰联系方式: bingzh@ouc.edu.cn,
招生专业: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
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水下传感器与机器人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致力于“Understanding the OCEAN by Seeing”,重点从事海洋光学、水下视觉等领域设备的研发和研制,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逻辑随机共振相关研究及其在海洋和水下视觉观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顶级期刊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以及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顶级会议ECCV、ACM MM等,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洋中小型浮游生物原位光学观测关键技术研究”(41776113,直接经费:70万元)和军委科技委项目(经费:150万元)。
19. 李洪平联系方式:lhp@ouc.edu.cn,13853299766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表盐度遥感反演机理与方法、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Optics Communications,Computer Networks及光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人负责的项目包括多源数据联动观测机理与方法(2009CB723903,973项目,第三课题负责人,经费574万),合成孔径激光雷达(41275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6,60万,南海及周边海域耦合与信息集成(2013AA09A506,863项目,2013-2016,第四课题负责人,185万)。
20.吴东联系方式:13853278779
招生专业:0812J1 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光学与激光遥感。
致力于激光海洋/大气探测方法研究和激光雷达系统研制、仿真及信号处理,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型主动光学传感器星载激光雷达的应用基础研究。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
(1)提出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应用于卫星遥感海雾监测的方法,并不断改进。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2)给出一种新方法,使得有较显著的大气气溶胶存在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反演海面风速成为可能。并将此方法推广应用于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估算海气界面气体传输速率。
在研项目及经费:
中国科学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星载激光海面粗糙度探测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到校经费10万元)。
21. 王运华联系方式:yunhuawang@ouc.edu.cn,15954098035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探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微波海洋遥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观澜号”预研项目一项、山东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IEEE TRS、JPO、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C及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20篇。
在研项目及经费:基于新型微波遥感多元协同观测信息集,经费40万;海洋环境动力和数值模拟,经费5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万;面向亚中尺度和近温跃层的“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设计与预研(子课题 干涉成像高度计系统仿真及数据产品制作),经费100万、山东省国际合作项目:52万。
22.王兆明联系方式: wangzhaoming@mail.ouc.edu.cn,13964221856
招生专业: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智能通信与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量子通信、量子信息、开放系统的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长期从事固态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基于自旋系统的量子通信、绝热量子计算、以及开放系统的动力学演化等方向的研究。首次研究了自旋系统中的双向量子通信,并发现了一类可以实现高质量通信的编码态。首次提出了零能量改变的脉冲控制并用来实现了有效的绝热过程的加速。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A, Phys. Rev. B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访问学者。npj Quantum Information、PRL、PRA、SR、JPB、PLA、EPJD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自旋系统混合量子体系中的态传输研究”, 经费80万元。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噪声环境下基于自旋系统的量子通信研究”,经费13万元。
23. 马君联系方式:majun@ouc.edu.cn Tel:18663900099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光学,激光光谱及成像技术
近三年主要成果:(1)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实现海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监测,包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光操控金属纳米粒子技术,主持研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传感器一套,并已成功应用于近岸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检测。(2)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与拉曼光谱(RS)联用技术,结合深度学习,开展海洋生物的组织结构三维成像及成分分析,以及临床组织标本的癌症识别研究。发表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6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中多环芳烃原位富集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现场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41476081),经费92万;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海洋原位探测SERS系统研制(2019GHY112027),经费15万。
24. 郭金家联系方式:Email: opticsc@ouc.edu.cn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激光光谱水下原位探测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工作,在水下原位探测光谱传感器研制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研究基础,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台深海原位LIBS光谱探测系统,2015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搭载ROV进行深海试验并获得成功。作为核心人员研发了我国首台深海拉曼光谱仪,该设备在“十一五”期间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十二五”期间成功接入海底观测网,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一年,最新的小型化设备已连续三年服务于冷泉调查。目前致力于新型光谱技术水下应用研究。
在研项目及经费: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热液化学场多光谱联合原位综合探测系统”(2016YFC0302100)课题“可精准定位的深海LIBS金属元素探测系统”(2016YFC0302102),2016/07-2020/06,300万元,在研、主持;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417,激光拉曼气体多组分现场快速分析仪,2019/09-2021/12,460万元,在研、主持;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41527901),2016/01-2022/12,个人经费180.2万元,在研、参加。
25杨华联系方式:hyang@ouc.edu.cn, 0532-66782926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传感器与仪器研制、智能化信息处理、动态系统建模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开展海洋传感器与系统研制,突破感测机理、数据采集、海上适应性研究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海上湍流观测提供新仪器和技术手段。基于外海和实验室观测数据,发展海洋信号智能化处理与动态建模理论框架,围绕微结构海洋信号稳健感知与处理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海洋湍流仪器研制。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2 篇,EI检索论文15余篇,授权/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在研项目及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时空数据驱动的海洋湍流多尺度演化过程动态建模”,项目负责人,编号2618713540,63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多种观测任务的AUV科学载荷选型和研制”,课题负责人,编号2017YFC0305803,392万元;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海洋湍流混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研究”,项目副主持,编号61727806,296.4万元;军委科技委项目“水下***表面****测量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人,200万元。
26. 薛庆生联系方式:Email: xueqingsheng@ouc.edu.cn, Tel: 17685534019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光学设计、海洋光学传感器与仪器研制、智能化信息处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开展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完成我国首台XX-2紫外临边多方位多光谱成像仪和紫外临边高光谱成像仪研制,在轨性能良好,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设计研制了新型自校正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系统和水下推扫型高光谱成像系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数据处理软件,用于海洋环境和资源探测等领域。开展水下拖曳式传感器阵列的研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光学传感器及拖曳系统。发表SCI/EI收录文章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拖曳式光学、温度、盐度、压力传感器阵列研制与应用示范(2016YFC1408300)”, 956万元,在研,主持。2.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基于偏振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黄海绿潮监测研究”,120万元,在研,主持。3.XX装备发展部项目:“XX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50万元,在研,主持。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自校正无人机载高光谱遥感系统研究”,80万元,在研,主持。
27. 高伟联系方式: gaowei@ouc.edu.cn;17301208658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海洋环境声信号处理、海洋环境声学建模与反演问题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和经费:近三年承担型号研制、GF预研等项目4项,总经费数千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文及撰写GF报告10余篇。
28.唐瑞春联系方式:tangruichun@ouc.edu.cn
招生专业:人工智能,数据智能与应用
研究方向:智能媒体应用、智慧家庭应用、大数据医疗
长期以来从事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6项,制订标准规范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研奖励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出版教材1部,在研科研经费400余万元。
29.郑海永联系方式:zhenghaiyong@ouc.edu.cn
招生专业: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
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水下视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三年主要开展了图像合成(包括图像生成、图像翻译、图像修复等)和视频理解(包括动作识别、视频分类、时空检测等)以及水下视觉(包括水下图像生成和复原等)三方面的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计算机视觉国际顶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IJCV)和顶尖会议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ECCV),与国内外优秀视觉实验室及知名企业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担任SCI国际期刊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和IEEE Access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VALSE(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常务领域主席委员会委员,以及计算机视觉三大顶会CVPR、ICCV和ECCV审稿人,等学术兼职。详见个人主页:http://ouc.ai/zhenghaiyong。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类别不平衡条件下海洋浮游生物图像精细识别及其原位应用研究”(批准号:61771440,研究期限: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项目经费80.4万元)。
30.仲国强联系方式:gqzhong@ouc.edu.cn
招生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IEEE汇刊、Neural Networks、Applied Soft Computing、ICPR、IJCNN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2019年脑启发的认知系统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在研项目与经费:(1)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2) 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在研总经费100余万元。
31. 孙秀军联系方式:Email: sxj@ouc.edu.cn, Tel: 18222138339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新概念潜航器设计开发,无人潜航器导航与编队协同,海上目标智能探测与辨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观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副总工,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等。连续14年从事各类海洋无人潜航器技术开发,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波浪滑翔器技术相关课题十余项,研究经费逾亿元,内容涉及工作机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组网编队控制、海洋观测应用以及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等。申请并授权波浪滑翔器技术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2015年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推动成立高端海洋装备技术公司,加快实现了国产海洋装备的产业化。
主要在研项目及经费:1)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课题,3800万,主持;2)科技部“科技助力2020”重点专项,600万,主持;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0万,主持;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595.50万,主持;5)海洋国家实验室问海计划,690万,主持。
32.夏辉联系方式:xiahui@ouc.edu.cn
招生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保密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物联网安全、众包计算、边缘计算、隐私保护、对抗攻击和联邦学习。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CCF A类),INFOCOM(CCF A类),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科院1区),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中科院2区Top),Computer Networks(CCF B类),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国际顶尖刊物/会议和权威刊物/会议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8篇。
在研项目与经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移动Ad Hoc网络节点合作激励策略的研究”;(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移动自组网中账户信用辅助的分层声誉管理系统”;(3)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移动Ad Hoc网络中自私节点的检测与激励机制的研究”;(4)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科研启动项目“社交物联网环境中上下文相关的动态信任管理模型”。在研总经费超过170万元。
33.钱沄涛联系方式:ybfirst@ouc.edu.cn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号处理,遥感影像处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浙江省151人才。发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论文3篇,在其姐妹刊物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发表论文3篇,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论文1篇。在国际会议IGARSS和WHISPER发表论文8篇,并获第四届WHISPER最佳论文奖。
在研项目与经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感影像欧氏和非欧结构协同建模和表示学习研究”;(2) 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基于深度表示和推理的多源遥感协同舰船目标监测技术”;(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综合观测成果管理及共享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领域知识建模与深度共享服务”;(4) 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元模型驱动的开放环境自适应感知—知识驱动的多视图机器学习及结构优化”。在研总经费超过500万元。
34. 唐军武联系方式: jwtang@vip.163.com;jwtang@qnlm.ac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光学遥感及其定标检验技术、海洋剖面激光雷达、海洋观探测仪器设备与系统。
主要成果: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光学、水色遥感反演技术、水体光学模型、海洋与大气辐射传输等研究;建立了适于我国近海海域的水色三要素反演算法、建立了水体三维Monte Carlo模型;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在水体光谱方面的文章曾获国内最佳论文奖。
在研项目和经费:“观澜号”卫星技术总体、定标检验及激光雷达技术、科技部边界层动力剖面探测系统、山东省海洋高端技术装备项目等;总经费数百万元。
35. 殷晓斌联系方式:yinxb@aliyun.com
招生专业:海洋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微波遥感及应用
主要成果:主要从事海洋遥感机理研究及遥感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北京百千人万人才市级人选,201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企业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个人。在国内外著名科研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0篇。承担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重大任务先期攻关研究任务、海洋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等重要航天型号任务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在研项目和经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地球观测应用”第三课题负责人(150万)、民用空基“十三五”海洋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微波遥感器辐射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系统(1150万)、民用空基“十三五”仿真测试系统(550万)、民用空基“十三五”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测量偏差处理(446万)。
36. 张恒贵联系方式:hgzhang@qnlm.ac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工程、心脏电生理仿真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国家特聘专家。计算心脏动力学开拓者,世界上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计算心脏动力学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独创性的重要成果。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及IEEE TBME等国际顶级和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在研项目与经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在研基金。
37. 张君诚联系方式:Email: zhangjuncheng@ouc.edu.cn, Tel: 15865597287
招生专业: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发光,纳米材料,显示技术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致力于可再生应力发光的构建、机理探究及多模式发光耦合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建立了“非本征/本征缺陷法”构建可再生应力发光的设计策略,开发出十余种新型可再生应力发光材料,揭示新现象中的潜在机理;提出了“功能陷阱和发光多路复用”的物理机制,实现了热-力-光多刺激响应的明暗双场光学显示在单一材料中的耦合。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论文总被引用1400余次(h指数24),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申请美国专利1项,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4次。
在研项目及经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774189)、引进人才启动经费,研究经费100余万元。
38.王国宇联系方式:Email:gywang@ouc.edu.cn
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向的应用和应用基础性研究。近期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图像超分辨重建、智能交通中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基于图像的三维测量、低信噪比水下图像复原,等。近三年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863”项目数项。在研经费30万。
39.郑建华联系方式:zhengjianhua@cashq.ac.cn
招生专业:保密科学与技术
郑建华院士主要从事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序列论、函数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际上创新性的提出可重构的密码算法,将密码算法与密钥融合,利用终端密码个性化、动态更新的一人一密加一次一密保护移动互联的安全性。同时,在复杂信息系统输出分析技术、系统模型解析理论和方法、系统参数还原技术研究中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复杂系统分析中多次发挥显著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