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花儿”文化传承现状的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者:李佳洁发布时间:2018-08-01浏览次数:186

图片1.png

西北地区有一种多个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叫做“花儿”表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爱情,冲破封建的勇敢精神2009年,“花儿”流传最广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将西北“花儿”作为一个整体,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取得成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的责任。

实践团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718日至7月23日采访了参与“花儿”相关活动的人并面向西北地区做了一份问卷调查,最后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一些建议。

图片2.png

7月18日,正逢农历六月六日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花儿”节,当地的政府组织“花儿”协会组织了“花儿”演唱团队搭台演出。实践团参与了此“花儿”演出,初次领略了“花儿”民歌风采,并认识了协会主席、多位演唱家,通过采访观众、老师们,了解了一些“花儿”的基本情况。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茶园是“花儿”文化的一个传承基地。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就有着四家茶园。在茶园里,不仅优秀的歌手,“花儿”初学者也可以在舞台上一展歌喉。7月20日晚,实践团实地参观了两家茶园,不仅了解了茶园的活动情况,而且通过采访著名的表演家马老师、“花儿”协会的副主席了解到了“花儿”的理论知识(起源、唱法等)和当地“花儿”的基本活动。

图片8.png

                                                                                        实践团与马老师合影

图片9.png

图片10.png

7月18日至7月23日期间,实践团采访了“花儿”演唱家马老师、卓玛老师、丁老师,“花儿”协会魏主席、副主席,德令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老师、青海海西州委员会唐团长,从而了解到了“花儿”的理论知识,当下主要的活动形式以及传承措施。

图片11.png

                                                                       实践团采访“花儿”学会魏主席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践团采访海西州委员会唐团长

图片14.png


我们了解到,不仅在有关“花儿”的节日上,在平时,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花儿”协会也会组织“花儿”歌唱团队们搭台表演、歌唱比赛、讲课授课等,并把党的新政策融入到“花儿”民歌的歌词中。

实践团以采访(主要针对青海海西德令哈市)为主,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西北地区)为辅,调查到“花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当下依旧流传甚广。如今“花儿”除了它本身的优秀传统之外,一些新的元素诸如电子音乐也加入了其中,使得“花儿”民歌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富有激情。在内容上,在政府的“大篷车”行动中,人们把党的新政策写入“花儿”民歌的歌词,从而在传播“花儿”文化的同时向市民们讲授党的政策。

可以说,“花儿比天上的太阳还红,比十五的月亮还圆。”“花儿”是西北地区人们的语言,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这一传统文化必将为人们所传承与发扬。针对这一文化的传承,我们觉得现有的为中学生讲课、为外来旅游的人们表演“花儿”以及茶园演唱等等都可以向市民们传播“花儿”文化。除此之外,我们觉得可以在电视节目里设置“花儿”表演专栏、“花儿”知识专栏,可以多举办一些“花儿”歌唱比赛、“花儿”知识竞赛等,以使得更多的人如去听“花儿”、学“花儿”、传“花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也相信花儿艺术会越来越好。

图片15.png

作者:国海洋大学赴青海省海西州实践团

编辑:孙楠